少了加分的高考会交出怎样的答卷?
高考开始了,今年北京市高招政策一项重要变化,就是本市首次取消了体育特长生、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等5类全国性的加分,以及市级三好生、市级优干学生等两类市级加分。记者统计发现,2014年该市享受高考加分的学生约有1万余人,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分政策调整后,今年享受加分的考生人数会进一步减少,初步测算减少3000人左右。
考试加分政策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从最初的照顾鼓励革命军干、民族华侨学生,到对体育艺术特长生给予优惠,直至现如今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不可否认,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考试加分政策为人才选拔培养立下汗马之功,但由于制度设计、执行过程、监督制约并未同步严格运行,导致加分政策成了“关系户”和“背景者”谋私的游戏,甚至一些家长不惜造骗取加分,饱受社会诟病。
因而,2014年1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要求解决反映最强烈、矛盾最集中的体育艺术等特长加分和地方性加分问题,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纠正少数人片面追求高考加分的倾向。可以说,教育部门对加分政策驶离初衷、偏离轨道心知肚明,及时进行修正纠偏,铲除容易滋生不公的土壤,回应社会关切,亮出了鲜明的姿态。
高考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一年一度的考试盛宴牵动社会神经,而高考加分政策的不断更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社会管理水平的与时俱进。公众呼吁,职能部门查漏补缺,加分政策进入良性的循环,高考换身政策的试金石,收纳民意,检验成效,不断改进。唯如此,即便高考加分“瘦身”,同样能向社会交出一张让人称道的答卷。 (高创)
加分取消,“裸考”更显高考公平
“裸考”指的是“什么加分都没有,仅凭考试成绩报考高一级学校”的行为。高考加分,本意在促进教育公平,鼓励特长、品学兼优学生。但近年来,高考加分规则不规范、随意性大,甚至沦为高校“腐败通道”等现象日益严重、为人诟病。
高考加分取消。从小的层面来讲,让更多的家长、学生能够更理性地对待特长、兴趣培养,让学生不在功利性的争分中丧失学习热情。从大层面来看,取消高考加分,不仅体现了程序公平,更是对目前情况下,维护高考这一相对公平的竞争门槛的决心。也是对十年寒窗苦读、专心备考者的尊重与保护。(刘丽)
东飘萍:信心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呼特友:高考,考的就是心态,比的就是信心。ylong:信心来源平时的积累,所以在校期间对学习的重视以及兴趣才是信心的源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