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信息技术人才形成互补 天津硬件人才最拿手
近日,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领英发布《京津冀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结构报告》。数据显示,天津硬件产业相关人才占比为3.4%,高于北京的1.8%,成为天津人才结构中的一大亮点。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电子制造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大力支持,产业集群优势明显。资料显示,天津是我国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工业基础雄厚。近年来,天津制造业努力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深加工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因此,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产业分工定位介于北京、河北之间,将以优化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为主。
此外,北京拥有产品管理相关技能的人才占信息产业人才的9.7%,高于天津、河北。技术类人才则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石,而北京拥有前端编程开发、程序开发、移动开发技术的人才也在京津冀中领先。在设计类人才方面,天津设计类人才占比为1.1%,高于北京。河北产品管理相关技能的人才占信息产业人才的0.6%,开发类技术人才占比为2.5%,大数据人才占比1.6%,而硬件人才更是完全缺失。
报告指出,随着智能硬件的普及,硬件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软件的支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具体措施的实行,北京与天津可在智能硬件方面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的人才优势。天津应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信息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同时结合天津工业发达,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中的显著优势,将天津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推动经济长足发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影响下,北京、天津、河北两地的人才结构优势互补,实现三地协同发展。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