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机构“卷款百万”关停 折射早教市场多少漏洞?(3)
规范培训市场 多方协力围堵漏洞
面对日益庞大的早教市场和群众日趋强烈的需求,相关专家建议,我国应加大重视、研究早期教育,尽快建立起完善的行业监督管理机制,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表示,我国首先应从立法上严控培训机构的行业准入、细分标准,加强日常管理和规范。同时在教育、人力社保、工商等多部门间建立联动机制,形成操作性强的监督保障制度,加强行业自控。
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教授袁爱玲建议,明确教育部门作为管理责任主体,对早教机构的设立、收费、教育标准、师资质量、安全设施等方面承担审批监督考核责任,执行早教机构须经教育局审批备案方可营业的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降低营运风险。
记者了解到,由于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许多早教机构可对教育产品随意定价。从“艺术才谜”双方签订的合同来看,培训机构单方制定的合同中就加入了“中途不退费”“预付学费”等霸王条款。
“为使预付费制度不成为‘套牢’消费者的工具,还应赋予消费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解约权。当企业挪用预交款进行转投资或出现经营不善等信号,消费者有权解约,得到退款。”董圣足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建议,我国还应加快制定教育培训行业的服务标准,建立起相应的规范和法律体系。家长也应更理性看待并选择早期教育,尤其是在签订合同前要对机构资质进行甄别,拒绝霸王条款。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