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遗嘱库建立4个多月 遗产留给“最亲近”的人(2)
办理进度 接待量大 预约后3个多月受理
运营4个多月来,天津遗嘱库每天接待咨询的老人有几十人到一百多人,但每天只能为四五位老人正式办理立遗嘱,一般拿到预约号、有意愿办理的老人只能在3个多月之后才能被受理。为什么办理速度比较缓慢呢?天津遗嘱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订立遗嘱的老人一般岁数比较大,视力、动作、反应能力都有所退化,把所有程序走下来,速度快的老人也要大半天,而慢的老人则要好几天。例如在抄写遗嘱的过程中,老人经常会写错字,而按要求,每错一个字都要划掉重写,然后在错误的地方按手印,所以基本上每份遗嘱上都会印满了红手印。另外,读遗嘱时,需要录音录像,老人要一个字不差地从头到尾通读下来,不允许出错,更不允许有其他人提示和提醒,所以老人常常要录制十几遍甚至几十遍才能顺利通过,就会耽误时间。为此工作人员也提醒老人,办理遗嘱最好要趁早。
遗嘱对象 大多指定某一个子女
来办理遗嘱的老人目的也各有不同,一部分老人的家庭其实非常和睦,儿女都很孝顺,但老人就是想在自己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处理好自己的财产分割,让自己和孩子都没有后顾之忧。也有一部分老人是因为财产种类过多、房产多套等原因,希望事先把遗嘱立好,提前做好准备。还有一种占多数的因素是,老人只有一套房产,但子女亲属较多,老人希望把遗产留给最孝顺、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在财产分配中,老人大多会指定某一个子女继承,对儿女子孙采取平均分配的老人较少。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受理的遗嘱事务中,除了孙大爷自愿把遗产给予自己的前儿媳外,还有一位失独老人的故事也非常感人,这位陈大娘70多岁,老伴和子女都过世了,自己有一套房子和不少财产,几个侄子都百般讨好老人想要继承她的财产,但老人在遗嘱中只给予了多年来照顾自己的其中一个侄子,老人说,不能让好孩子白受苦受累,希望好人有好报。
遗嘱保管 遗嘱在就会一直保存
以往老人在家中书写的遗嘱被收藏后,不容易被家属发现,还可能被某个家属藏匿,这都会影响受遗赠人合法继承和受赠。而在遗嘱库订立的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如何保障家属的利益呢?周立莹表示:“我们的遗嘱书写符合规范,有现场录音录像,另外现场有两位和老人无利害的工作人员当见证人,这些都防止了未来家属的质疑。我们建议老人应该把遗嘱证和房产、存折等财产证明放在一起,方便家属将来查询。”由于老人立遗嘱一般都是未雨绸缪,有些人会担心自己百年之后遗嘱库和自己的遗嘱是否还存在,对此周立莹也承诺,只要老人的遗嘱在,中华遗嘱库和天津遗嘱库就一定会存在下去。
专家观点 遗嘱纠纷矛盾集中三点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耀东表示,他接触过很多关于老人遗嘱的纠纷,主要矛盾集中在三点:第一是老人的自书或者代书遗嘱不规范。第二是遗嘱的表达不清楚。第三是遗嘱涉及的财产是否是自己的,比如涉及到夫妻双方的共有财产分割。对于天津遗嘱库的做法,陈耀东表示可以借鉴也值得推广。老人立遗嘱最好提前咨询一下专业人士和法律专家。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