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都市网-天津都市门户网站 欢迎您!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获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正有 0 人评论 我来说两句

2023年05月15日 22:09  来源:天津都市网

以青春之躯 担使命职责

一以贯之助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近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荣获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单位。在这小小的消防站里,全体消防救援指战员用一段又一段可歌可颂的动人故事,向党和人民展现了“最美逆行”的英勇形象。

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2015年8月12日,在增援处置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全体参战指战员坚守阵地,无一人后退,无一人怯战,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忠贞誓言,用“最美逆行”的壮举生动地诠释了何谓英雄精神。

2016年12月30日,授予八大街中队“灭火救援英雄中队”荣誉称号,并号召全体民警、武警官兵和全军指战员向八大街中队官兵学习。

在授称命名大会上,时任天津市市委书记李鸿忠指出:“这不仅是天津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的荣耀,也是天津这座城市和1500万人民的骄傲。”

历经磨难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重新恢复执勤,他们成立了尖刀班。在这个班里汇集了队站的业务、体能尖兵,而“尖刀班”不仅是攻坚克难的一柄尖刀,更成为了八大街“英雄精神”的象征。在“尖刀班”里,有舍生忘我的坚守者——“二等功臣”韩云飞,他不离不弃,始终奋战在执勤灭火的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有逆行的传承者——“二等功臣”刘钰涛,他接过英雄的旗帜,薪火相传,成为首批被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录取的新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传承;有英雄精神的继承者——刘文钰,作为“8.12”之后的第一批新兵,连续两年在总队比武中夺得桂冠,作为一名通讯员,他不仅业务精湛,也是队站的“活地图”,有的单位会说“你们不就是基层灭火的单位么,凭什么刁难我们”,他总是说:“帮扶也好,刁难也罢,如果我们不刁难火灾隐患,这些隐患就会刁难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唯旗誓夺、严谨细致,这就是八大街的传承。尖刀班的“荣誉角”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奖杯和奖章,班内的同志们每天都会把所有的奖杯擦拭一遍,每一个奖杯的出处和获得的时间他们都如数家珍,因为在他们的心里那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传承。

“橄榄绿”到“火焰蓝”,初心不改使命不怠

站在荣誉新起点、锚定发展新目标,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坚持把总书记的鼓励鞭策转化为立足本职、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把各级党委给予的关心厚爱转化为争先进位、建功立业的蓬勃热情,以全面强化“灭火救援英雄中队”旗帜引领为己任,立身为旗、示范引领,用过硬的成绩、崭新的形象让“英雄”旗帜高高飘扬。

英雄的队伍,就是在“纪律严明”中秉承“两严两准”的建设标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坚持纪律部队建设标准,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率先探索“党建引领规范化、战备训练专业化、工作管理标准化、生活勤务智能化、防消联勤一体化”正规化建设新路径,对硬件环境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从营区环境、标牌标识,到党团群组织、作战训练、监督执法、后勤保障、工作运行等实行“板块式”建设,同时,研发“津门火焰蓝智管平台”及APP,打造“智慧队站”,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提升管控水平,提高管理质量效益,释放战斗力。试行《消防员量化管理考评办法》并推广至全总队。开展队伍安全隐患大排查和集中点验活动,排查出9个方面负面清单。出台《手机管理规定》,严防手机网络滋生的各类问题。

开展警示教育活动12次,家属座谈会8次,聘请6名家属为“纪律作风监督员”,进一步强化了纪律作风建设。

近年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三等功10次,8人被追记一等功,7人荣立一等功,14人荣立二等功,50人次荣立三等功。

牢记使命刻苦训练,锻造新时代消防尖兵

训练有备,兵之事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牢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着眼主力军、国家队职能定位和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求,充分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建立“体能技能结合、班组操法结合、模拟实战结合”练兵机制,健全“日练、周查、月考、季评、年赛”训练评价体系,聘请专业训练团队,订制“训练套餐”,组建业务技能“示范队”、打造灭火救援“尖刀班”和体能技能“全优队”。

积极探索力量编程新模式,打破按岗建班惯例,将7个建制班全部按执勤战斗编组配备,全面提升战力。结合经开区经济产业结构布局,被总队列入二级警情调度范畴,立足“大跨度”消防救援专业队建设,按照“队站建专、班组配强、单兵练精”的原则,先后购置灭火机器人、破拆高喷车、无人机等12类1321件“高精尖”装备器材,为作战训练提供坚强保障,全面打造打造灭火救援“尖刀站”。为着力提升战斗力,队站面向全灾种大应急在专业化培训上下功夫,先后有2名同志取得水域救援和冰上救援证,2名同志获得舟艇驾驶证,7名同志取得绳索救援证,2名同志取得体能教练证等,建立大跨度处置专业队,立足辖区特点,聚焦主业谋打赢。

同时,紧跟转型升级新任务,创新智能提升战力,引进火演3D、数字化预案、数字化战训三套系统,以形象立体的表现形式实现案例复盘、桌面推演、熟悉预案管理等功能。针对辖区144家重点单位,实地、实装、实战训练500余次,开展地震拉动等实战演练14次。制作三维立体预案9个,将23条街道路和30余家重点单位纳入即时监控,确保灭火救援精准高效。

严字当头,锻造精兵,没有不经磨砺就能锋利的刀刃。每一次训练,都向着平安迈进;每一次实战,都向着理想奔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始终致力于练兵备战,全力打造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尖刀力量。近年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也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在总队“海河工匠杯”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春雷行动”地震拉动及森火扑救、水域救援等全要素、全过程、全地形实战演习中,八大街站指战员总是那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在赴汤蹈火中扛起“英雄旗帜”

平时练,战时用,砺精兵,为打赢。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的营区墙上有这样一句标语,“祖国如有难,汝当为先锋”。

2019年4月20日,天津港集装箱硅铁轰燃爆炸。警铃骤响,“全体出动!全体出动!”通信班的广播在紧急地催促着已经熟睡的队员蹬车出警。

“指导员,什么情况?”

“火警”“天津港”“集装箱”。

本来喧闹的车上,瞬间安静下来。

紧张的空气中,孙庚感受到了一丝异样,“弟兄们,别紧张,平日里怎么练的,咱就怎么打!”

指导员的话鼓舞了队员们的斗志。经现场侦察,排除了发生大的爆炸的可能性,但现场猛烈地火势和硅铁合金在高温发出的巨响,还是让刚刚准备好灭火的队员们不自觉地后退一步。

“弟兄们,顶住!”

本能的后退,没有驱散他们前进的勇气。8个小时的鏖战后,火光终于散去,白烟升起,胜利的喜悦又回到了这群年轻人的脸上。

2015年8月12日,26名参战队员面对大爆炸时的“最美逆行”,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消防救援队伍的使命要求。而在时隔4年后,这个答案依然没变。

2020年11月1日天津滨海南环铁路桥坍塌事故现场,多名人员被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紧急增援。摇摇欲坠的桥梁,随时可能再次坍塌;纵横交错的钢筋,随时会刺伤身体。当天气温只有7度,水温更低,他们肩并肩挺立水中,筑起一道拯救生命的长城,长达8个多小时的水中救援,他们冒着落下终身残疾的危险,最终成功营救出7名被困人员。

2021年5月31日,河北沧州一处重油储罐发生火灾,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在站长张梦杰带领下前往支援。事故现场先后发生19次沸溢喷溅和32次大小爆炸事故,油罐相连,情况十分紧急。作为距离现场最近的处置中队,八大街救援人员向火前行,争分夺秒,头顶油罐在燃烧,脚下渗出的油已经没过了脚踝,刚架起水炮准备冷却罐体,就发生了一次毫无征兆的爆燃。与大火搏斗了整整五天四夜,八大街站的小伙子们没有一人“掉链子”,虽然一个个被浓烟熏的“灰头土脸”,带着疲惫“一瘸一拐”,但幸得都平安归来。

“无数次面临如此凶险时刻,大伙儿真的不害怕吗?”

“百姓有危险的时刻,我们必须冲锋在前,赴汤蹈火是我们消防指战员的‘天职’。”这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全体指战员给出的答案。

2022年8月18日晚津沽大地突降暴雨,面对每小时近100毫米的倾盆大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果断出击,迅速驻守在辖区地势低洼处,全体指战员严阵以待。

临近午夜时分,水面越涨越高,在暴雨的强力冲击下,驻防点位附近的东明渠突然决堤,情况万分紧急,八大街参战指战员兵分两路迅速携带抢险救援工具赶赴现场。第一路及时做好现场警戒,疏导往来车辆,把困在雨中的群众一个个转移到安全地带。第二路用肩抗、用手抬、用身体顶,把一袋袋防汛沙袋重新放到了决口处。经过7个小时的鏖战,成功堵住了决堤,重新构筑了防线。为了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确保堤坝不被再次冲垮,指战员们又一直驻守到天亮。

类似这样的紧急任务随时可能发生。建队以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共接处警12000余起,疏散抢救遇险人群众3000余人,挽回经济财产价值达15亿余元。面对一场场的硬仗、恶仗,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的指战员们奋勇当先,义无反顾冲锋在前,让“祖国如有难,汝当为先锋”烙进了每个队员的骨子里。

在竭诚为民中续写新时代英雄华章

每年的“119”,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总会格外热闹。2022年11月9日晚饭时,队员们围在一个定制的消防员人偶蛋糕旁,唱起了生日快乐歌。歌曲完毕,大家高兴地喊着:“谢谢玲姐!谢谢琳姐!”

队员口中的“玲姐”“琳姐”,一个叫郭玲、一个叫张琳,她们都是八大街的老朋友了。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作为土生土长的塘沽人,郭玲、张琳两人就经常来队里看望慰问这帮小伙子。

2018年,得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正式组建,郭玲、张琳两人便商议每年的“119”来给队员们过集体生日。

她们常说,“我们目睹过他们付出的牺牲,也真切地体会到了他们对老百姓的热爱,所以,我们打心眼儿里想回馈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百姓的温暖。”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像郭玲、张琳两人这样关心、热爱这支队伍的个人和组织还有很多,有的人定期来队义务理发,有的单位过年送饺子、端午包粽子......

老百姓对八大街站的爱是“打心眼儿里”的,八大街站对老百姓的爱又何尝不是?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把驻地当做第二故乡,用“助企+爱民”模式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先后深入社区和企业开展“防消联勤”检查2000余次,排查隐患1600余处,主动对接防火部门,开展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治理等专项行动20余次。组织消防培训90次,培训1300余人,得到了辖区企业广泛认可。

服务社区,关爱老人,一直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的光荣传统。队站成立“爱心志愿分队”,与辖区养老院、特殊群体学校结成定点实践单位,定期到养老院和康复中心开展慰问帮扶活动。在养老院,指战员们每次放下慰问品,就开始打扫卫生。“小房,上次你说的比赛比完了吗?”刚放下扫把的消防员房恩晖就被老奶奶拉着手不放,他搬个板凳坐在老人身边,继续聊上次的话题。

在特殊群体学校,指战员为孩子们讲解了消防常识、灭火器的使用、消防着装的穿戴方法。“每次听说他们要来,孩子们都早早等着,都可开心了”学校负责人说。每年的世界自闭症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还组织活动,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游玩和讲、演的平台,在开心的氛围下,孩子们打开心扉,放下戒备,积极参与互动。指战员们还购买了由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希望能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同时,每年也会进行捐资助学,已经帮助5名大学生顺利毕业并走上了工作岗位。

“我们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能给他们带去欢乐,让他们感受温暖,为他们的内心送上一份阳光。”在队站党支部、团支部的带领下,“爱心志愿分队”的“业务”越来越繁忙,意义越来越重大。

在天津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的时候,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主动向上级党委请战,站长张梦杰带领“爱心志愿分队”深入辖区核酸检测点疏导居民5万余人,清理违规停放的单车、电车200余辆次,保障了全员核酸筛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凌晨到半夜,刺骨的寒风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八大街的勇士们挺拔的身姿犹如一道墙,阻挡了寒风温暖了群众的心。

“唯有英雄,逆火前行”。走进八大街,到处都是英雄的印记:队史馆内“最美逆行”的英雄雕塑,高高悬挂的“灭火救援英雄中队”锦旗,“尖刀班”内一个又一个奖杯和荣誉,“英雄日记”里一篇又一篇发自内心的感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自强不息的“英雄”,是一个阔步奔跑的“英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对历史最好的铭记,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用“英雄故事”激励“新蓝”同志,将“英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涅槃重生的道路上,书写“英雄”续章。

在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渤海之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传承好、发扬好新时代天津消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英雄传统,以“青春之名”争当“时代先锋”,继续在守护千家万户平安祥和的征途中“最美逆行”、阔步前进!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