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都市网-天津都市门户网站 欢迎您!



2014年我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6.8%(2)

正有 0 人评论 我来说两句

2015年03月06日 17:30  来源:

2014年我国手机企业创立了大批新的子品牌,知名手机厂商创立的子品牌接近两位数。这显示出三个方面的趋势:一是传统厂商向电商化发展;二是原有小众品牌增加产品线的厚度;三是从代工转向品牌之路。总体而言,2014年的手机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但也预示着2015年行业将会有一轮新的洗牌过程,竞争将更加激烈。

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谨慎应对国产品牌份额提升

在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中,前10位中有6家是中国品牌。由此可见,国产手机品牌在全球手机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4G时代,国内品牌手机已经对国际大品牌手机造成了很大冲击,如酷派挤掉三星成为4G市场份额第一名,华为中兴联想以及oppo发力4G,将对苹果三星索尼等国际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冲击。国内品牌通过走出去战略,内外结合,将有可能彻底改变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而三星、苹果、LG等国际传统品牌仍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号召力,国产品牌在份额提升的同时,更应注重产品质量、品牌培育,稳扎稳打,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超越国外品牌。

(二)测试与售后环节重视力度不够

智能手机快速发展,手机功能趋于多样化,随之而来的是质量问题进一步凸显。手机频频出现死机、黑屏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厂商对于产品测试环节不够重视。研发能力较弱的厂商,测试人员测试能力偏弱或责任心不够,可能会降低测试用例的数量,压缩研发周期。从售后服务环节来看,许多手机维修企业还不具备相应的维修资质,管理水平、服务理念、维修质量等方面的严重不足,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消费者对于售后服务表现出了极端的不信任,形成了消费者不满、“三包”不管、问题难解决的尴尬局面。生产企业重生产、轻测试、缺服务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国产品牌手机的健康发展。

(三)行业效益水平有待提高

2014年,手机行业平均利润率为3.2%,低于电子制造业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近两年随着国产手机企业的崛起,市场竞争加剧使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机产业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外资品牌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细节,在原材料成本控制上不打折扣,赢得了品牌效应,利润空间大。不少国产厂商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品质控制环节不严,缺乏品牌效应,看重微薄的赢利而损失巨大的利润空间是国产手机企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亟待引起关注。

发展趋势

(一)全球智能机市场保持两位数增长

随着全球电信运营商陆续投入LTE商用网络业务,引领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穿戴式装置等智能终端的市场蓬勃发展。据研究机构预测,2015年全球智能型手机出货量将达14.67亿部,年增14.79%,其中新兴市场为主要成长动力。随着智能手机快速低价化,2015年成长最快速的地区为印度、拉美、中东和非洲等地区。2015年高阶手机市场成长空间将持续缩小,600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仅占整体智能手机18%,而300美元以下智能机出货量占比将达到37%,智能型手机朝低价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二)国内市场4G网络带动效应突出

2014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5698万户,其中,移动宽带用户(3G和4G)净增达到1.81亿户,总数达到5.83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占比由上年末的32.7%提升至45.3%。4G用户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2月净增突破2100万户,再创新高,呈现2G用户直接向4G用户迁移趋势。预计在2015年,仍有大量的2G和3G用户向4G转移,将拉动国内手机市场需求增长。

综合上述因素,2015年,我国手机行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积极因素带动下,规模仍将保持一定幅度增长,但受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等因素影响,产销增速将较为平稳。

上一页 12 下一页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