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车事:上海车展开幕 今年车市增速或低于7%(2)
4月20日 新京报 车企再启价格战 经销商喜忧参半
近日,一场车企官方降价促销(以下简称“官降”)的大战正在上演。4月5日,上海大众宣布下调Polo和途安两款车型的官方售价,这成为车企“官降”大战的导火索,引发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多家企业纷纷跟进。
其实,车企“官降”每年都有,只不过未像今年这般“高调”且集中。但无论各家车企的手段如何不同,其背后意图都大同小异——以官方降价的形式吸引消费者,撬动市场的销量增长;而其所反映的也都是同一个现实——今年目前不容乐观的车市现状。一季度汽车产销增长继续放缓,3月经销商库存仍旧处于警戒水平。
针对此次“官降”,尽管上述车企多表示是为让利或回馈消费者,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车企采取“官降”举措的主要原因,是为应对车市增长趋缓,意在拉动新车销量,同时减轻经销商负担。“这是一种营销手段,但也恰恰反映了车企和经销商如今正在面临巨大的销售困境和库存压力,需要通过降价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完成上半年销售业绩。”一位业内资深经销商负责人表示。
下调产品售价的意图很明显,即刺激销售带来更多的销量和更高的市场份额,同时这也意味着车企或经销商——甚至二者同步,其经营利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价格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有得有失,而对消费者来说同样如此。
其实,在适度的价格竞争之外,应以提供更多服务为追求目标,增值服务的重要程度随着市场的成熟而越发凸显,而且其也有利于品牌塑造,从而提升品牌的溢价能力。
价格竞争在现在以及将来都会存在,但更多将成为营销的一个噱头。而且随着车企更加成熟,过于惨烈的价格竞争应该不会频繁出现。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