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地方标准发布 统一老年护理风险防控
近日,记者从天津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获悉,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共同组织制定、分别发布《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路侧单元应用技术规范》、《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地方标准。这是京津冀三地发布的首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
为落实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政府就推进京津冀标准化合作提出了相应工作要求。作为落实《京津冀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具体措施,三地相关部门加强在标准化领域沟通合作,提出共同制定、分别发布地方标准的工作意见,通过统一标准的实施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据商定,三地统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顺序号并从3001起编号。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路侧单元应用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是根据ETC系统全国联网的发展趋势和京津冀区域的实际应用需求而编制的。该标准在现行国家标准和交通运输部相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区域的应用需求、特点和实践经验,对路侧单元的基本构成、通信协议、应用技术要求、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及提升,技术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提高京津冀地区路侧单元的参数一致性和标准化水平以及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可靠性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保障。
《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地方标准,对临床老年护理工作中常见风险提出较为系统、完善、可行的防控要求,为临床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以指导京津冀区域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老年护理常见风险的防控工作。该标准的出台与推进,将完善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风险防控意识,降低护理安全风险,有效控制老年人风险事件的发生。
未来,京津冀三地还将围绕环境治理、产业对接和交通一体化等重点领域,探索制定发布实施更多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