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幼儿园里的“问题孩子” 我们能做什么?
龙龙(化名)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反映他平时不合群,爱推搡小朋友,也经常挨小朋友欺负,多动、胆小,刚上小学一年级,家长感觉到他“不太正常”,做作业拖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而且胆小容易紧张。像龙龙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在过去多被诊断为“多动症”,用药物治疗,但效果甚微。一些家长认为这样的孩子是“惯的”,对其手脚相加,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结果给孩子身体和心理上都造成了很大伤害。实际上,任何一种疾病的产生都有其错综复杂的前因后果,包括生物学因素、父母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等,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不得而知。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物学遗传因素所造成的结果我们尚无力挽回,但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因为人体各部分器官都是通过与外界接触,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有效组合,指挥人完成各项活动。当这一系统由于发育或其他原因不能提供给儿童感觉信息,正常运转时,就会出现上述行为问题。所以,及时的参与感统治疗十分重要。它可以帮助开发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调节感觉信息;帮助儿童对感觉刺激做出比较有结构的反应,最终目标是达到儿童综合能力的提升。
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沙盘游戏是一种很容易被儿童接受的心理调节方式。面对光滑的沙子平盘,加上值得信任的辅导师,孩子的心目中自然而然的会产生很多的意象,而那些各种玩具模型,以及对沙子和水的感官经验,也刺激了无意识的发生。沙盘游戏的本质在于唤醒人的无意识及躯体感觉,碰触里面最本源的心理内容。
另外,有许多“问题”孩子,其实是长期生活在“问题”家庭中的。有些家庭气氛紧张,导致孩子情绪波动大,经常出现莫名的恐惧、焦虑,对人有敌意,缺乏同情心,行为和语言带有攻击性;有些家庭则呈现过度保护,孩子对父母过分依赖,导致拒绝入园和上学,平时表现的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人际关系紧张,从而造成情绪问题等等。如果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以说服和教育纠正,那么请及时的与专业机构联系,以免耽误孩子的成长。
童年期的创伤是一个人一生都无法释怀的伤疤,后天的再多努力也很难弥补在长成中的阴影。所以,家长们要尽量避免隔代抚养所带来的过度保护和溺爱,父母在休息时多与孩子相处,游戏,在互动中教会孩子遵守游戏规则以及和人打交道的经验,逐渐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体验。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