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艺节目红火 引进模式已“弹尽粮绝”
中新社上海6月10日电 (记者 邹瑞玥)综艺节目近年来风头正劲,收视率广告效益直逼传统的“大户”电视剧。在第21届上海电视节上,综艺节目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白玉兰奖”不仅首设综艺节目单元,20多场论坛中,综艺主题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综艺节目的收视爆发源于2006年左右,当时一些电视台开始引进海外模式节目,到2014年,内地播出的节目模式总数已达63种。《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多档节目集中爆发,极具吸金力量。
在10日举行的“明天的综艺节目”论坛上,主持人用“真人秀,韩(寒)风吹”来形容现在的综艺节目,引自韩国的节目模式独占鳌头,电视剧则遭遇“寒风”。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现象级综艺节目的出现已经变得很困难,一来好的引进模式已“弹尽粮绝”,二来明星用得也差不多了,三是造价越来越天文数字。
明星真人秀的费用有多高?《奔跑吧兄弟》总制片人周冬梅并没有透露具体数字,但她表示,国内真人秀的明星费用一直被业界感慨过高,加上引进版权费用,制作成本就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其实中国并非没有像《超级女声》这样由素人(没有名气的普通人)参与的成功的真人秀节目。但饱受互联网冲击的电视台越来越不愿冒险。A&E网络中国区总经理艾德维娜·尼高曾表示,中国在做节目时明星很主要,而国外大多数真人秀的参加者都是素人,节目作用和收视率也都极好,但依托广告挣钱的中国电视台这么做就不可,节目要有明星加盟广告商才情愿资助。
过度依赖“海外模式”也是当下内地电视综艺界的一大问题。海外成功的模式已被挖掘殆尽,新模式的诞生还需要时间,现阶段恰恰应该是中国电视人创造“中国模式”的好时机。
任何创新都有试错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但内地电视台鲜能提供条件。制作人易骅透露,深圳卫视正准备推出一档原创真人秀节目《壮志凌云》,节目的上马实可谓艰辛。因为没有可参考的成功案例,团队蒙受着巨大的考验和压力。
在脚步更为轻盈的视频网站,湖南卫视天娱传媒正在探索纯素人的网络真人秀。这一“造星”运动有没有可能取得当年“超女”“快男”的轰动,还犹未可知。从视频网站的角度来说,对于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可谓“又爱又恨”,都希望低价寻得一个“未来之星”。优酷土豆在上海电视节宣布,2015年对网剧和综艺节目的投入达到6亿元人民币,希望能打造现象级网络自制节目。
马昊称,许多综艺节目都在被热钱和资金绑架,题材一窝蜂,扎堆买模式,其实探索多元化的中国模式有很多可能。比如中国人都爱养宠物,是否可以做个动物脱口秀。“我们需要学的,是老外的思维方式,关键要给我们机会,坚持去做原创。”(完)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