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融洽会闭幕 各企业达成融资意向额375亿元
天津网 讯 每日新报记者 王婷 文字编辑 任博 备受关注的第九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昨天落下帷幕。本届融洽会参会人数达3500余人,参会国内外企业、机构达1825家。截至目前,会中1132家企业项目与693家投资机构进行现场资本对接4795次,各类民营企业、中小型国营企业、创新型科技企业、租赁企业共达成意向融资额325亿元,加上线上达成融资意向额50亿元,共计达成融资意向额375亿元。
据悉,本届融洽会参会人员和机构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参会各类工商科技企业近千家,企业总资产达954亿元;参会各类金融投资机构693家,管理资产近14400亿美元;参会律师、会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72家,行业协会及行政机构74家。
本届融洽会累计开展会中快速约会862场,各种专项活动39场,其中包括论坛活动12场,包括1场主题论坛和11场专题论坛;举办专题培训3场;签约发布揭牌3场;项目评选大赛等路演推介及大赛评选3场以及联谊交流活动6场。
此外,大会期间组委会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780份,实际有效调查问卷1850份,满意和基本满意度为97.5%。
第九届融洽会中国租赁业峰会2015年年会举行
租赁企业呼唤“与国际接轨”
由天津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局、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办,新金融传媒协办的第九届融洽会中国租赁业峰会2015年年会昨日举行。如今,融资租赁已经成为天津自贸区的一大特色,截至今年5月末,在天津注册的金融租赁公司已达7家,总资产超过2100亿元,租赁资产合计达到4900亿元,在全国租赁行业份额超过30%。
大环境需与国际接轨
每日新报记者 王婷 邢维瑶文字编辑 任博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忠东表示,下一步,东疆将加快租赁业综合政策的创新,帮助租赁业走向全球。未来不仅要输出产品,还要输出金融、服务、技术和管理。“自贸区的设立为中国租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带来了新的机遇。”民生金融租赁总裁周巍表示,“中国租赁业要在自贸区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需要与国际接轨的大环境。随着自贸区建设进程的加快,融资租赁企业将与国外同业‘短兵相接’,展开激烈竞争。中国租赁业只有按照国际规则来发展,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具备话语权。”
工银金融租赁副总裁黎丽表示,租赁业的国际化要通过创新的手段来实现。“未来工银金融租赁将提高自身全球化经营和提升企业自身‘走出去’的能力,在目前基础上深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拓展全球市场。”
税收政策应适合租赁特点
兴业金融租赁公司总裁郑常美表示,对于租赁业发展来说,税收至关重要,交易成本会影响到租赁企业的竞争能力。“希望有关部门能推出适合租赁特点的税收政策。”周巍建议自贸区在税收政策以及税收操作等方面,可以更多考虑租赁的特点。“对于租赁公司来说,税收政策的优惠,得到的利润并不是都进了自己的腰包,租赁公司会把税收政策带来的优惠转移到企业。”黎丽表示。
急需提高融资能力
在张忠东看来,未来,东疆将以自贸区为平台,推动金融资产的流转,完善融资环境、拓宽渠道、离岸便捷化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充实租赁业。
周巍建议加快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下可自由兑换等金融改革,加快离岸市场建设,并通过跨境人民币贷款、鼓励发债等举措,拓宽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
国银金融租赁总经理范珣则建议,在天津扶持租赁业发展方面,尽快推出租赁资产登记、转让平台以及相关的服务机构。他表示:“租赁是一个高消耗资本金的行业,需要有高速的资产流动渠道。希望尽快推出资产交易平台,促进租赁企业规模的快速增长。”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