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都市网-天津都市门户网站 欢迎您!



卖得便宜还不够 互联网手机新品牌求突破

正有 0 人评论 我来说两句

2015年07月02日 14:33  来源:

话题

随着本周包括华为、中兴和魅族等手机品牌的新品纷纷亮相,手机领域又开始热闹起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传统的手机厂商可谓抢占了先机,利用丰富的产品率先赢得了市场。但是可以看到,在公认智能手机市场一片红海的情况下,一批全新的互联网品牌手机却在冉冉升起,通过某一个特定功能或者卖点主打细分市场则成为了这些互联网品牌手机的最大法宝。

然而面对传统手机厂商产品和技术方面的优势,独具特色的内容、超越性的用户体验、史无前例的超强性价比,专攻其中一点来赢得细分市场的钟爱,这种细分切入市场的战略到底能否成功?早已被各式配置战、价格战弄得极为疲累的消费者是否会为当下这些新兴的互联网手机买账呢?

更加瞄准细分人群

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国产4G手机出货量达到了1.62亿部,上市新机型462款,数百款的手机新品不仅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让众多的互联网手机品牌需要找到自己的突破口,而为“一小撮用户设计手机”成为了互联网品牌们的着力点。“ZUK手机只为重度用户设计。”ZUK CEO常程表示,因为瞄准了足够细分的人群,所以在产品上“可能非常强调的是调校”。据常程透露,为了满足重度手机用户对产品使用上的需要,ZUK手机在UI上则具有侧重性,主打U-Touch功能。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ZUK手机的U-Touch按键除了集合的返回功能外,还可以实现通过左右滑动来切换程序,对于手机重度使用者而言将提供了极大的使用便利。

与ZUK手机通过功能上满足细分人群的需要来开拓市场相比,同样作为手机领域新军的互联网品牌奇酷则显得要简单粗暴许多。沿袭了周鸿祎一贯“价格屠夫”的本色,奇酷手机一上来就在价格上做文章,希望通过什么亏本的价格来赢得对价格敏感的部分用户群的青睐。据了解,周鸿祎接手大神后的第一炮就是公开物料成本以示决心:售价499元的大神F1物料成本为544元,而上市两周内大神F1卖了110万台,也亏了5000多万元,但是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则快速看到了成效,而对于价格敏感的部分手机用户而言,奇酷手机的“亏本”策略则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打破常规追求体验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传统手机企业在产品和技术等方面已经做到极致后,对于新兴的互联网手机品牌而言,如何打破常规让用户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则成为了关键。据介绍,奇酷手机在产品还没有发布之前,就创新性地推出了奇酷手机应用众筹计划,通过网友投票,票选最多的应用将有可能免费入驻奇酷手机及360 OS。此外在渠道建设上360也是不走寻常路,而是推出智能硬件官方电商平台360商城,在上线后更是与普通电商类似推出了大型促销活动。根据360商城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上线首日销售额达到1.1亿,最终3天销售额累计突破2.55亿元。360董事长周鸿祎认为,IOT时代,硬件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硬件,从“卖硬件”到“卖服务”的转变,将为互联网公司的营销带来利好与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与传统手机品牌的比拼中,互联网手机品牌在产品体验上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一直是被消费者诟病的地方,“就算吹得多好,摸不着还是不敢买。”在不少消费者心目中,手机的体验对于消费行为显得至关重要。而乐视方面为了能够给用户带来最全面的产品生态体验,更是投巨资实施了LePar百城千店计划,记者在日前广州乐视生态标杆旗舰店开业仪式上就了解到,乐视正式启动“百城千店庆开业”项目后预计将在1个月的时间内,在中国269个城市布局1500多家乐视生态体验店。据乐视方面介绍,LePar作为乐视生态在线下服务的延伸,其中包含了乐视网、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智能硬件等多重乐视资源。这些乐视生态中的重要环节都聚集在线下的LePar店中,并在LePar店内让用户体验到乐视智能生态链条各个环节的价值。

品牌打造任重道远

“这些新品牌手机看似很美,但是身边用的人不多,我还是更相信华为或者小米这样的大品牌。”在不少手机用户看来,已经饱经市场考验,品牌知名度已经建立了的传统手机品牌能够给予用户更多的信心保障。

“在我们公司我们认为品牌在产品之前。”常程承认,作为新兴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在品牌建立上甚至比产品更加重要。“通过品牌的宣传希望给大家传递一个信息,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调性,是一个什么样的一类人,产品是在后面跟着落地的行为。”而在不少用户看来,手机品牌的打造并非一早一夕能够实现的。“中兴和华为虽然都是老牌的手机厂商,但是最终也只能通过子品牌来获得成功,而像魅族、OPPO、VIVO这样的手机品牌,更是通过多年的品牌积累才能获得今天的成绩,对于新兴的互联网手机品牌而言,无论是渠道上、金钱上还是时间上,留给它们打造品牌的时间都不会太多。”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手机品牌无疑已经从传统手机品牌那里分得一杯羹,但能否真正在市场上生存做大,还得在技术创新、用户体验、用户黏性等方面多加考量。

南方日报记者 叶丹 实习生 林蔚彬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