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怪东西”酷似茧蛹到底是嘛?原是白蛾天敌
孩子好奇摘下捣鼓
天津网 讯 每日新报记者 郝颖 文字编辑 张雪飞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水上公园。不难发现,沿湖每隔三四十米,不管是柳树还是臭椿等的树干上,都用钉子固定着一个酷似茧蛹的东西。它们离地不过2米,黄色椭圆外壳,长约5厘米。
不时有孩子上前观察,问家长:“这是什么?”只听家长们回答得支支吾吾,多猜测为茧蛹,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害虫。
现场有一些孩子,直接伸手摘下树上这些“怪东西”,好奇地放在手里“解剖”。而一些大人还把它们当作害虫,带头拨弄下来。
水上公园投放量损耗一成
“树上钉的这些东西,叫做周氏啮小蜂,是防治美国白蛾的益虫。”水上公园绿化科的许女士揭开了谜底。
据她介绍,此时正值美国白蛾第二代的成长期,它们的蛹多生长于树干离地两三米处,所以周氏啮小蜂也就被固定在了同样的高度,这些小家伙从茧里被培育出来,会吃掉美国白蛾的蛹,阻止它们生长为成虫。
而一些孩子出于好奇,总会上前摆弄,甚至还摘下来玩。为此,公园投放的2000多头周氏啮小蜂,已因人为损耗了近10%。
生物天敌防治 持久环保
市市容园林委科技处的王处长告诉记者,为了防治这种病虫害,天津十多年前便采用了生物天敌的防治方法。王处长表示,与喷洒农药这种立竿见影的方法不同,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且周氏啮小蜂会自我繁殖,可持久防治美国白蛾。同时,他也坦言,津城平均每年共投放4亿-5亿头周氏啮小蜂,经常会被市民误认为是茧蛹摘下,从而无法正常繁殖。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