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技术革命到来武汉何去何从
本报评论员刘林德
我们正处于人类历史发生革命性变迁的时代。以互联网、数字化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已经开始剧烈改变我们习惯的世界,而这仅仅只是未来的启幕。
这样的变迁,纵观人类全部历史,也不多见。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只有前两次工业革命可以与之相提并论。我们都很清楚,以蒸汽机和电气化为代表的前两次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写了人类历史进程,重塑了世界格局。
这一轮革命的速度、广度、深度都将远远超过前两次工业革命。前两次,技术致力于对人类肌肉极限的突破,这一次,则是对智慧极限的突破。未来已经开始,世界的产业体系、传播方式、社会结构、观念意识、治理方式等,都将跟随技术革命而变化。
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武汉发展正在加速发力,恰遇人类生产方式的新一轮革命,可谓好风正当时。前两次工业革命中,中国是落伍者、追赶者,武汉在这一进程中以稍早进入的身位,在中国发展的区域格局中占得一席之地。眼下,这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发生,中国获得了同时起跑的机会,武汉在国家创新发展中获得怎样的位置,能否借此实现城市复兴,我们今天的选择至关重要。
大武汉的兴起,直接发端于在历史关头的远见卓识,戮力革新。19世纪末,张之洞在武汉施新政、兴洋务,使武汉人才荟萃,新风蝶盛,迅速成为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全国一流城市。大武汉百余年风流辉煌,启自于此,得之于此。
今天,我们面临着又一个更富机遇也更富挑战的历史关头。
这个关头更富机遇,是因为我们与此次技术革命的历史相遇,基础条件远胜过往。国家和城市的发展实力、功能资源、观念意识、嗅觉和进取心,都不欠缺与世界前沿科技接轨并同步的能力。多个国家战略在武汉布局、与武汉相关,武汉肩负国家厚望,创新改革外部环境完善,只取决于我们自己能走多远。
这个关头更富挑战,是因为我们面对的舞台更大,要求更高,竞争更残酷。这一轮创新革命,我们不再是先进潮流的追随者,而是和世界先进城市一起,创造广袤未知生机无限的未来。我们不再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学习拓展,而是要从无到有,再使其裂变。这一轮创新革命,是一场输不起的竞争,领先和落后的差距将越拉越大,引领和依附的关系将更加难以打破。
唯有创新不灭,创新产生无限,创新才有未来。创新不再是城市的功能之一,而是远在其他功能之上的决定性功能。我们已能看到,创新地理正在颠覆区位地理,创新越来越不受交通、科教、能源等功能的限制。一座并无区位优势的城市、一座没多少科教资源的城市,却能靠创新自由翱翔,成为世界注目的中心。
越是认识到这个时代的创新特征,我们就越感受到紧迫和压力。一方面,我们过去津津乐道的功能优势,正在加速弱化;我们千辛万苦拼来的争先进位,可能瞬间又会被超越。一方面,我们多年埋头苦干却又发现新的差距更加巨大。我们的经济发展,靠创新驱动的成分明显不足;我们的创新战略和创新成果,与先进城市比不具备任何起步优势。我们怎能不为此痛彻警醒!
武汉何去何从,不是路径追问,而是结果追问。不能把握并引领这个创新大时代,不能成为全国甚至全球的创新中心之一,不仅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难以实现,更可能永远落在后面,失去未来。
武汉精神到了面临最严峻挑战的时刻。没有路径给我们选择,没有时间给我们犹豫,除了全部心力投入创新改革。我们必须以创新的实际成果和成就,证明创新是武汉精神内含的基因,让武汉精神闪耀新的光芒,让这座城市拥有生生不息的未来。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