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巫山南陵驿道启动修复 打造“驿路梨花”景观
本报讯 (记者 黄玉保)“风餐水宿六千里,蛇退猿啼八百盘。上得坡来总欢喜,摩围依约见峰峦。”1000多年前,黄庭坚在《上南陵坡》中描绘的巫山南陵古驿道将重现当年的壮美秀丽——7月17日,南陵古驿道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当地计划在古道两侧打造“驿路梨花”景观,明年年初正式与游客见面,再现历史的流光碎影。
据了解,南陵古驿道始建于唐代,位于巫山县城南岸巫峡镇南陵居委会至建平乡春晓村之间,全长约12公里,不仅是巫山八景“南陵春晓”的核心景区,同时也是当时通往湖北的省际交通要道及巴盐入鄂的古驿道、官道,对研究渝东地区古盐道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巫山县人大主任谭观银告诉记者,今年2月巫山人代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提出修复南陵古驿道的建议,引起县领导的重视。经专家论证,全面修复古驿道大约需要300万元资金。一个月前,巫山县人大向全县人大代表及各界热心人士发出捐资修复南陵古驿道的倡议书,目前已筹集资金近200万元。7月17日正式动工,工期约半年时间,预计明年年初完工。谭观银称,古驿道修复将遵循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原则,并在古驿道沿线栽植梨树,打造“驿路梨花”景观。未来,南陵古道将成为一条集文化休闲、户外健身、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风景旅游线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