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银行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净利润18.38亿 劲增10.3%
8月21日港股收盘后,在港上市的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重庆银行 股票代码:1963.HK)披露其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
2015年上半年,面对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国家财税改革逐步落地、金融监管持续强化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务冲击等,重庆银行积极采取措施,以加快转型发展为主线,在银行业业绩下滑的大趋势下“逆势”维持强劲增长,实现净利息收入34.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28亿元,增幅14.3%,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80.0%。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快速增长至7.66亿元,增幅高达68.4%,带动重庆银行上半年实现税前净利润24.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0%;净利润18.38亿元,同比增长10.3%,均保持双位数增长。
重庆银行迅速的增长为自身规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15年6月30日,重庆银行资产总额较去年末增长82.78亿元,达2828.10亿元,增幅3.0%。在坚持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的信贷和风险控制原则下,根据区域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重庆银行严格、合理的把控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客户贷款和垫款净额较上年末增加8.5%,至1129.95亿元,增幅8.5%,而不良贷款率仍控制在0.90%,保持同业较低水平。
在规模和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重庆银行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积极拓展网上银行及直销银行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推动业务转型升级,以适应新常态下客户资产配置多元化和存款理财化趋势,创新存款工作思路,健全适应利率市场化要求的资金价格管理体制。截至2015年6月30日,重庆银行客户存款较上年末新增135.47亿元,至1814.79亿元,增幅达8.1%。其中,公司存款结构不断优化,61.0%的公司存款为定期存款,为该行信贷、同业和其他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银行能达到10%以上的增长水平,主要得益于快速增长且多元化的中间业务收入。其中,该行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实现同比68.4%的劲增幅度,至7.6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提升至17.97%,较上年同期增加5.37个百分点,这是该行积极调整收入结构,拓展非利息收入来源,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成果。
重庆银行探索跨界金融,互联网金融布局逐步完善。该行参股的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6月18日正式开业。现有员工169人,已上线小额现金贷款产品“马上贷”,单笔贷款金额在1000元到10000元之间,产品已在重庆范围内试点铺开,现有注册用户29356人。基于互联网平台建立的消费金融服务提供者,与现有的以传统线下模式在客户群体及服务方式方面形成互补,有利于培育和发展网上金融平台投资价值。同时,重庆银行直销银行推出后也广受欢迎,截至2015年6月30日,电子签约客户已达9.4万,客户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取得良好效果。
展望2015年下半年,“一带一路”、“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发展战略和政府稳健增长措施持续发力,有望带动宏观经济回头,给银行业发展创造宝贵机遇。央行持续实施的货币政策也将保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同时,银行业监管政策的调整优化、金融资质牌照的逐步放开都将给银行业的经营自主性和灵活性带来动力,开辟新的增长源。
重庆市作为中国最大的直辖市、中国西部最发达的都市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港口城市,在中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中,将在“新常态”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各项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的落实,重庆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良好势态。
重庆银行将立足专业化、综合经营化、互联网金融化的“三化”转型,持续推动业务结构调整。在具有竞争优势的小微业务、公司业务、个人业务和同业资金等业务领域提高特色经营和服务水平,夯实市场占有率。在加强对区域和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增强经营管理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努力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积极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