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出台意见:到2020年底打造1300个美丽社区
■ 到2020年底,使国家卫生区达到或超过天津区县总数的40%
■ 实现城乡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无害化处理率达到或超过95%
■ 逐步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和垃圾就地减量,使有机物垃圾就地减量化达到100%
■ 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1.7岁
天津网 讯 天津日报记者 徐杨 见习记者 曲晴 记者日前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天津新出台了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相关实施意见。今后,天津将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城市卫生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提高卫生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水平,加大空气和水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到2020年底,使国家卫生区达到或超过天津区县总数的40%,国家卫生乡镇(县城)达到或超过天津乡镇街总数的5%;基本完成农村旱公厕无害化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实现全覆盖;实现城乡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无害化处理率达到或超过95%;空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PM2.5持续下降;基本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人口供水水质全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1.7岁。
持续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推进“四清一绿”行动。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力度,实现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水环境明显改善。通过持续开展社区整治,到2020年底打造1300个美丽社区。逐步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和垃圾就地减量,使有机物垃圾就地减量化达到100%,推进“村收、镇运、区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推行“一村一策”生活污水治理,建设卫生村庄和美丽乡村。综合整治外地入市环境、占路经营、市场外溢、环境脏乱、露天烧烤等问题。
通过开展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创建活动,创建卫生区、卫生镇(街)、卫生社区(村)、卫生单位、卫生户和国际卫生机场、国际卫生海港。到2020年底,新增5个(含)以上区县达到国家卫生城市(区)标准和3个(含)以上乡镇街达到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准。加强对卫生创建工作的技术指导,对卫生城镇实行动态管理。将健康指标纳入城市发展综合评估体系,制定健康城市创建指标,有条件的国家卫生区积极探索开展健康城区创建活动。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建设健康医院、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和健康社区。持续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并同步推动农村环境治理与改厕工作,将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列入村庄整治和现代城镇建设规划,每年新建或更新农村户厕至少1万座。建设改造重点旅游景区及其主干道、重要交通集散点、重点乡村旅游点和宾馆饭店等的旅游厕所,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要求。农村新建住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率达到100%,农村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集贸市场、乡镇政府机关等公共场所的无害化卫生公厕按使用标准配建率达到100%。
天津还将全面推进饮用水提质增效工程,保护饮用水水源,加大水源地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采取城市自来水延伸、集中连片供水和供水设施改造等方式,解决2542个村、221.2万人饮用水问题,形成较为完善的村镇供水管理、运行和监测体系。做好农村集中式供水和农村学校自备水源的监督监测,加快饮水型氟中毒、水源性高碘等地方病病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通过构建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培育发展街道(乡镇)、社区(村)健身团队等基层体育组织。加强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支持性环境建设,打造15分钟健身圈。提高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率和利用率,广泛开展和引导好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全民健身活动。加大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政策措施扶持力度,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和对健康干预活动的技术指导。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