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课本堪称东北问题百科全书 具多方面研究价值(2)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刘宋斌
一部教材凝聚知识分子的觉醒
这部教材的编写,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发生前夕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而当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东北成为既成事实后,这部教材所起的作用无异于是投向侵略者的一把匕首,是抵御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一件有力武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最害怕的事情之一是中国人民不断觉醒和强化的爱国主义意识与民族观念。所以,他们大肆进行文化侵略,用多种手段散布种种麻醉中国人民爱国意识的谬论,以达到消除中国民众的民族和国家观念,不战而屈中国之兵、让中国民众服服帖帖甘当亡国奴的目的。这样,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地理教本》这一教材的编印和流行自然是恨得要命,也怕得要死。这也就成为后来日本侵略者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过程中,运用大炮、飞机丧心病狂地对天津南开学校进行野蛮轰炸,欲置南开学校师生于死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专家评价超越普通教材彰显抗战精神
学术界认为,《东北地理教本》内容具有多方面研究价值,是了解当时东北状况的百科全书式教科书,是研究和深入阐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的新史料,它的价值和意义超越教材本身。
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员柳茂坤:
《东北地理教本》名为地理讲义,实际是一部融地理、历史、政治于一体的最关宏旨、最切时要、最具特色的爱国教材。今天,它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在本书中,作者并不是专门介绍东北地理,而是随时将忧愤情怀和爱国精神,融于字里行间,寓于课文的夹叙夹议之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副校长夏春涛:
该书第8章专写“中东铁路公司与南满铁路公司”,第14章专论“东北与国际之关系”,将日俄侵略中国东北的历史线索讲得很清楚。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是日本在中国东北侵略扩张的急先锋,该书指出,它表面为商业公司,实际上为日政府之化身,属“以名蔽实”,可谓一针见血。书中提出不少应对危机之策,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例如,谈到中外经济合作,编者认为“不平等条约未经取消之国家,绝对不应与其合办各种事业,在于个人或有微利,但在国家则有大损故也”。关于移民问题,编者主张“促进移民”,列举了六条理由,首先从国防谈起,认为倘若不从内地大举移民东北,则“天然富源,拱手授人,不仅丧失地利,亦且危及主权”。全书末章为“结论”,专论“东北问题之解决方策如何”。总之,从主旨上讲,该书已超越普通教科书的范畴,更接近今天的蓝皮书。
中国社科院《抗日战争研究》原主编荣维木:
教本彰显了南开师生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当年,南开中学出版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南开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必须学习的教材,在最大程度上唤醒了学生的觉醒。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侯杰:
南开的经验告诉我们:作为一所学校,不仅是既有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现实,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担当,并作出正确的抉择,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这部教科书的印行,就是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那个多事之秋。可见,南开学校和张伯苓对日本侵华早有防范,并采取一系列举措。为了使国人关注东北,该书提出具体可行的办法:先作科学的运动,而后方去实行。成为中国文化抗战、教育抗战的先驱和模范。秉持着威武不屈的大丈夫精神,正是凭着这种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南开学校和张伯苓校长顽强地克服了毁校之难,重塑南开辉煌,实现凤凰涅槃。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