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都市网-天津都市门户网站 欢迎您!



著名女诗人陈晓娜:行走在众生间的诗情担当

正有 0 人评论 我来说两句

2015年10月25日 22:12  来源:

中新网杭州10月25日电 (记者 汪恩民 见习记者 高怡)她明眸皓齿,巧笑鄢然。她俨然多情,认为凡人凡事皆可因缘相聚相知。她诚然重情,多次为了世人的疼痛流下热泪。她说她的身体里住着诗歌之神。

10月25日,这位被称为创作“狂人”的著名女诗人陈晓娜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就阐明了自己的准则:作为作家,不是因为你写了多少诗,出了多少本书。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是有多少人能从作家的作品中,获取智慧的营养和精神的力量。

“我能坐在这里接受记者的专访,是希望能更多地宣传我们的大众,我们的社会各界,我身边的这些朋友、领导和同事们,是他们的全心全意,践行社会、服务人民的这种对历史赋予责任的一种担当精神,是这样的一颗真心所给予我的感动,让我不小心成为了一个诗人。”陈晓娜表示,无论是作为社会的良心、社会正能量从您这里发声的作家,还是文化新闻的传媒传播人,大众的真言善行、民生的疾苦,就是让我们感动和心为之柔软的东西! 厚重生活积淀助推诗歌文库重启

陈晓娜,女,笔名,诗灵灵,1964年出在浙江温州永嘉。作为家中最小女儿的她,从小深得父母的宠爱。少年不识愁滋味,每天一放学便投身于自己的世界中,拉提琴、读名著、写诗。可谓两耳不闻愁。也许,正是因为此般象牙塔内的生活,让她无忧无虑,也拥有一颗敏感、温润的心。而这一切,让她离诗歌更近。

做过护士,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减缓病人身体上的疼痛。从政是希望自己能实现自己为民服务的宏愿,减少世间疾苦。

为了让从政的自己显得稳重、务实,陈晓娜不得已搁笔,离开她爱的诗歌的世界。现任浙江省级机关副调研员。过去一直似部队打仗般忙碌的公务员生活给予她厚重的生活积淀。在她看来,这是一笔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用上的财富。

2007年,密友患癌去世,2008年汶川地震,给她的生活带来巨大阵痛。那一刹那,陈晓娜冰封多年的文库也同时被震开,仿佛诗神进驻,灵感似洪水般涌来。甚至在等红灯、买东西的间隙她也任文思涌来,这才成就了创作“狂人”。

2011年,陈晓娜成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2013年7月2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她创作出版了五部诗文集,震动了浙江杭州的文坛,也震动了海外以及中国的其他地方。再加上繁忙的公务,一连5本诗集让她筋疲力尽,但那颗温润的心始终鲜活。

高贵人格魅力注满诗歌灵魂

采访中,陈晓娜向记者介绍了日本作家江本胜《水知道答案》一书。

书的作者认为,水接受不同的信息,结晶就会呈现出不同形状,能够启发人们对很多社会现实思考的新角度。让人们联想到‘爱与感谢’本是宇宙存在与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美好的情感与心念会对世界产生有益的影响。

陈晓娜对于写诗的感受正如香港著名女诗人、《华星诗谈》的主编何佳霖所言:“我对晓娜最深刻的不是因为她的诗,而是她的那颗诗心、佛心。这颗心并不是涅槃后的寂灭与大彻大悟。她热烈得有点滚烫,可爱得近乎天真,慈悲得让人有点不忍。但也因为这样,你会喜欢她,珍惜她。”

记者了解到,《一切皆缘》是陈晓娜近期出版的诗集,而前期《晓娜诗选》、《破茧而出》《心灵的高度》《心灵的回归》无一不反映出她的心的力量和厚重。

陈晓娜深知缘的奥妙和可遇不可求。包括人与人的缘,人与事的缘,事与物的缘,都应随它顺它。这样的诗心,时而清静,时而激昂。秉持高贵的品性,又处处谦卑恭敬。

她给身边的人带来一种安然于生活却又超越生活的希望。

她意识到了活在这个社会当中的人们,处处面临着困境和悲苦。她的诗中,各行各业的带路人,都入诗。医学界的、艺术圈里的、灾害发生的地方,都有她的心迹。因此世人评价“她的诗不是空中楼阁。”

她的诗有女性的悲悯,有男性的担当,更可贵的是,她充满使命感而没有机心和欲望。这是奠定了她作为一个诗人的人格标准和魅力。

诗中饱含担当紧触时代脉搏

诗人何佳霖曾对陈晓娜说:“你的诗有存在的价值,为一些图书馆所收藏是发挥它的作用。我想,这个价值并不是主要学术层面的探究,而是那种向善的指引和慈悲之光。”

对于陈晓娜来说,一个人在任何岗位都行使着相应的权利和责任,重要的是那颗乐于奉献的心,它是善良的公正的。她认为,如果按照程序来走,何来权力。一个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权力,没有徇私枉法的权力。在人民心中的位置决定了你的高度,一个高尚的人,即使职位不高,人民也是敬重她的。

所以,她告诉世界,她的站岗,不是为了障碍他人,而是为了帮助他人顺利地走过。

诚如她的诗,《我在这里,只想减少你的障碍》:你来这里必须符合修行的条件我在这里只想减少你的障碍

全文很短,但是寓意深刻,让人自省。

2013年“马航失联事件”,让陈晓娜无比心痛“想到这,我的心都揪起来了。”于是提笔创作了《你必须回来》:犹如云中的坠落我失重的心依靠龙眼菩提的念珠托举。

诗文一开始就表达了她的焦虑和哀伤,如有切肤之疼痛。她不写无病呻吟的诗句,她的诗与大地相连,与疾苦相连,有生活的根基。

所以,每一首诗的产生,都蕴含着她真挚的情感和不可触摸的悲心。甚至,她就是自己的每一首诗,她的每一首诗就是她自己。她的心脏,她的泪,她的灵。不论是你走进她或是她走进你,你都能感觉到她的生命与诗歌的生命同时在燃烧。她乐于在这样的燃烧中去成就自己和成就这个别人。哪怕自己的光如此微弱,可在她的执着和感染下,总有一片天空因她而被点亮。

一个诗人不是因为你写了多少诗,而是你感动了多少人,你的诗是否热爱了生活。陈晓娜告诉记者,若是还能出下一部作品,是自己的梦,是未来的,美好的,我们的中国梦,《梦想里程》的书名,都已经想好了....。.

“静观众生的百态,是无常的变化”,这哲理禅意,所展示梦里的所思所想,对于她来说,都必须是和谐的声音,是欢颜的笑容。(完)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