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消防救援支队:守正创新 护航发展
守正创新 护航发展——天津市津南区消防救援支队在保障民生安全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示消防担当
天津市津南区坐落着国家会展中心(天津)这一北方规模最大的展会经济中心。发展与安全,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或缺。在这片热土上,天津市津南区消防救援支队始终坚守“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以创新举措和务实行动,切实担负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高效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为民生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一、使命引领,护航展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津南消防支队始终锚定服务保障国家级战略平台—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安全运营的核心使命。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倾力打造展会消防安全的“津南样板”。
(一)构建展会消防安保“标准体系”。自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投入运营以来,津南区消防救援支队累计完成近100场重大展会活动消防安保任务,实现“零失误、零疏漏、零火情”的目标。在服务保障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智能大会、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博览会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展会过程中,支队逐步构建起一套符合展馆特点、贯穿展前、展中、展后全流程的消防安保标准化体系。该体系聚焦动态风险评估、力量前置部署、智能巡查防控、应急联动处置四大核心环节,针对不同类型展会的布展结构、人流密度、用电负荷等特征,实施“一展一策”精准管控。通过建立展前联合会商、展中实时调度、展后复盘提升的工作机制,推动消防安保与展会运营深度融合。
(二)深化智慧消防在场馆的“实战应用”。在长期实践中,支队为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及其配套酒店量身定制了三维数字化预案,将场馆结构、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关键信息全部纳入其中,实现指挥决策“一图统览”。该预案系统与现场应急处置分队深度融合,形成“技防+人防”的双重保障。展会期间,支队组建的专业处置分队在展馆核心区域实施不间断驻防,确保任何突发情况都能在第一时间响应。场馆内部署热成像摄像头、智能感烟探测器等前端感知设备,外部配备消防无人机和消防车辆,构建起立体化防控网络。同时,现场指挥部可在三维模型中直观掌握现场情况,并通过实时接入场馆人流量监测数据,快速模拟各区域疏散态势,为应急决策提供支撑,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保障的转变,为各类展会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三)锤炼展会消防安保“精锐之师”。为适应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常态化运营需要,支队秉承“专常兼备、平战结合”的建设理念,组建成立国家会展中心消防救援站,
打造了一支专于展会安保的精锐力量。建立常态化演练机制,定期开展“全要素、全过程”实战演练,从初起火灾扑救到大规模人员疏散,从内攻近战到外部控火,不断磨合战术、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同时,支队积极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展会消防管理经验,不断提升服务保障的标准化、国际化水平,确保了每一场展会的顺利举行,赢得了国内外参展商的高度认可,为天津乃至北方的会展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消防安全保障。
二、创新驱动,构建现代消防治理新体系
津南消防支队基于区域发展实际与消防工作实践,持续推动消防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探索形成以智慧消防建设为引擎、以监管模式变革为突破口、以基层消防安全治理为根基、以“一件事”全链条整治为抓手的系统化治理路径,全面构建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消防治理新格局。
(一)智慧赋能,打造火灾防控“最强大脑”。津南区消防救援支队的指挥中心,接入了全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物联网消防监控信息,构建了“智能预警、精准调度、快速反应”的智慧消防体系。同时,支队深度融合地理信息、预案资源、实时影像等数据,打造了数字化预案管理和智能指挥调度系统。一旦发生火情,系统可自动匹配最佳预案,一键调派最近、最合适的救援力量,并提供周边水源、建筑结构、危险源等关键信息,为指挥决策提供强力支撑,极大提升了救援效率。
(二)监管变革,优化消防执法“服务模式”。支队深入推动监管模式从“被动执法”向“主动治理”深化。以“前置服务+柔性执法”为基础,服务专员为载体,为企业在消防审批、设施配置、安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技术指导、流程咨询与合规建议,通过流程优化推动审批办理时限平均缩短30%。在执法过程中,支队全面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推行“首违不罚”、“轻微不罚”制度,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全年下达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580余份,充分体现执法温度。同时,依托“12345”热线等民意渠道,建立“群众投诉—精准整治—反馈评价”闭环机制,推动治理问题源头化解。此外,研发“防消联勤”app并在全总队推广使用。
(三)基层治理,织密消防安全“末端网络”。消防安全,根基在基层。支队坚持“治理向下、服务向前”的工作理念,通过制度建设、力量下沉、网格融合、品牌塑造四维发力,推动消防安全治理深度融入基层、贴近群众。在制度建设方面,实行“每半年一轮”的镇街走访制度,由主要领导带队开展“一对一”风险诊断,实现“一镇一策”精准治理。在力量配置上,推动建成“微型消防站”541个,确保“小火先控、大火协防”;选派32名业务骨干下沉街镇,带动基层隐患排查、应急演练与宣传培训能力实现“三提升”。在此基础上,将消防安全模块深度嵌入基层网格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把消防安全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同时,着力打造“金牌宣讲团”、“巾帼消防宣讲团”等特色宣传品牌,开展“消防话剧”、“小小消防员体验营”等主题活动,建设消防主题场所36处,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巾帼消防宣讲团”在天津市基层理论宣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展现出消防宣传工作的扎实成效。通过系统化推进基层治理,支队有效打通了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筑牢了群防群治的坚固防线。
(四)全链条整治,抓实消防安全系统治理。支队紧扣“一件事”理念,围绕电动自行车、外保温材料、动火作业三个“全链条”整治,系统构建“风险预警—专班研判—协同整治—效果评估—长效监管”闭环治理机制,推动消防安全治理向源头预防、过程管控、末端治理延伸。在电动自行车整治方面,统筹推进充电设施建设、违规停放清理、安全宣传与电池回收处理,全年新建充电端口2万个,清理违停车辆1.8万辆。针对动火作业风险,张贴动火告知书1万余份,制作投放科普视频13期,强化作业审批与现场监管。在外保温材料治理中,推动3219栋高层建筑设置外保温材料警示标识,完成17个住宅小区消防设施维修更新;摸排生产、销售企业与冷库底数,逐一建档并推动阻燃材料替代与现场核查。通过全链条系统治理,支队有效破解了一批“反复治、治反复”难题,实现从单点整治到系统防控的全面升级,提升了区域消防安全治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三、服务民生,践行“人民消防”初心使命
护航经济发展是责任,守护万家平安是初心。津南消防救援支队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将消防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一)锤炼精兵,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支队始终坚持“练为战”的指导思想,围绕辖区灾害事故特点,构建起“基础体能+专业技能+实战演练”三位一体的训战体系。全员岗位大练兵参与率常年保持100%,在市级消防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在专业能力建设方面,支队着力打造覆盖水域、高空、地震、大跨度、车辆事故等全灾种的综合性救援力量,培养了一批获得绳索救援、舟艇驾驶、地震搜救、车辆驾驶等专业资质的骨干人才。其中,绳索救援建设成效尤为突出,已成为支队应对复杂灾情的尖刀队伍。通过常态化开展实战化演练和跨区域拉练,队伍在复杂条件下的攻坚打赢能力持续提升。同时,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智能调配系统建设,建成门类齐全的救援装备物资库,实现灾害情况下救援物资的快速精准投送,为成功处置各类灾情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聚焦民生,筑牢居民社区消防安全屏障。支队将高层住宅建筑消防设施治理、老旧小区消防安全改造及弱势群体消防安全环境提升作为重点民生工程,系统推进,成效显著。在弱势群体防护方面,累计为2400余户孤寡、高龄及残疾老人安装智能烟感报警装置,实现火灾精准预警。同步开展“集中清楼”行动526次,清理堆物6000余处,有效遏制“小火亡人”事故。在基础设施改造方面,推动将13个还迁小区消防给水外管网改造纳入2025年民心工程,造80公里管道、2600座井室,年内将彻底解决消防管网长期瘫痪问题。同时,积极推动政府将电气线路改造、消防通道整治、消防设施维修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全面提升社区消防安全基础条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为民服务,谱写新时代鱼水情深新篇章。津南区消防支队始终牢记“竭诚为民”的根本宗旨,将服务人民融入日常、做在经常。通过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指导各消防站与辖区困难家庭结成对子,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持续推进无偿献血、爱心捐款等公益活动,年内累计开展驻地爱民活动26次,生动诠释了“津南蓝焰”的温暖担当。在队伍建设方面,组建“党员先锋队”、设立“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多名获评“天津市道德模范”、“津南好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称号的优秀指战员。同时,创新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牵手护航帮成长”活动,为困难儿童营造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支队相关工作成效多次被中央及市级媒体报道,“津南蓝焰”为民服务形象日益深入人心,生动展现了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崇高品质。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津南区消防救援支队的每一步探索、每一次创新、每一滴汗水,都熔铸在津南区高质量发展的年轮里,印刻在人民群众的平安幸福生活中。面对未来,津南消防信心满怀,全体指战员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守护一方平安,护航发展大局!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