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以案释险筑牢消费者权益防线
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金融领域“黑灰产”专项整治行动,“代理退保”作为典型违法形态,以“全额回款”为虚假噱头,既扰乱正常金融市场秩序,又直接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已被纳入重点打击范畴。
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结合保险服务中发生的相关案例,系统解析“代理退保”骗局套路与潜在危害,发布风险提示,切实履行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
典型案例实证:“代理退保”骗局的两类高发场景
线下咨询暴露养老资金风险
“小姑娘,听说有机构能帮着把保费全退回来,这是真的吗?”近日,年近七旬的王奶奶来到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客户服务体验中心,向柜员小姜咨询“代理退保”相关事宜。
经了解,王奶奶受朋友劝说,对网络上流传的“代理退保全额回款”信息心存疑虑,遂专程到柜面核实。小姜当即明确告知:“这是典型的非法代理退保骗局!不法分子常冒充保险专业人士,以‘内部资源’‘监管合作’为噱头,通过伪造材料、恶意投诉等方式施压保险公司,实则为牟取高额佣金。”
沟通中,小姜进一步为老人梳理正规退保流程,将注意事项逐条记录在便条上,耐心讲解道:“养老钱可能是一辈子积蓄,一旦被骗,将严重影响晚年生活。对保单有任何疑问,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咨询。”王奶奶恍然大悟:“幸好来问了你们,不然真可能上当!”
线上诱导引发保障权益纠纷
滨海新区客户李某近日因一条抖音视频向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咨询。据李某描述,其刷到“点击小红心即可全额退保”的视频后,陌生私信称“拨打12378热线可办理全额退保,成功后收取20%手续费”。
公司消保专员小王迅速介入沟通,明确指出这是“代理退保”骗局:“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保险流程的不熟悉,虚构‘内部政策’诱使恶意投诉,核心目的是骗取高额手续费。更危险的是,您提供的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可能被转卖,用于网贷、洗钱等非法活动。”
经过近一小时的专业讲解,李某认清骗局真相,坦言:“其实我对保单很满意,差点因不实信息造成损失,多亏你们及时提醒。”
风险深度解析:“代理退保”三大隐患不容忽视
面对日益猖獗的“代理退保”黑产,消费者需保持高度警惕,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在此提示您:
警惕高额手续费陷阱。不法中介常以“不成功不收费”为诱饵,承诺“全额退保”,实际收取退保金额20%-30%甚至更高比例的手续费。部分黑产组织收取“定金”后直接失联,导致消费者既损失保费,又无法享受保障。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消费者办理“代理退保”时需提交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非法转卖,用于注册空壳公司、办理网贷等违法犯罪活动,给消费者带来长期法律与经济风险。
警惕资金安全与保障缺失双重危机。退保金可能被中介截留、挪用,更严重的是,消费者将面临长期保障真空。尤其是老年人、健康异常人群,退保后可能因年龄增长、健康状况变化失去重新投保资格,未来风险无法覆盖。
监管重拳出击多方联动筑牢防线
据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已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大对“代理退保”黑产的打击力度,取得积极成效。监管部门强调,此类黑产常冒充法律专业人士、前保险公司员工等身份,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散布不实信息,消费者需提高辨识能力。
为帮助消费者合理维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增强辨识能力,对“100%成功”“内部关系”等宣传保持警惕;二是严守个人信息,不向陌生第三方透露敏感信息;三是认准正规渠道,保单疑问直接联系保险公司官方客服、柜面或官方APP咨询。
“作为金融保险机构,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践行‘金融为民’理念的核心要求。”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持续以案例为鉴、以专业为基,不断强化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工作,与监管部门、行业机构、广大消费者共同发力,坚决遏制“代理退保”黑产蔓延,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与消费者财产安全。
(稿件来源: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