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宽松效应初显 一季度企业利润降幅收窄
在稳增长措施密集出台的背景下,企业经营得到了喘息机会。
昨日(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543.2亿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1~2月份收窄1.5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86.1亿元,同比下降0.4%。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表示,尽管3月份利润降幅有所收窄,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因需求偏弱,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明显下滑,制约企业利润增加。
对于利润降幅收窄的原因,何平解释称,首先是原材料价格降幅加大;其次是投资收益由降转升;最后是一季度央行进行降准和降息操作,使得财务费用由升转降。
渣打银行3月中小企业信心指数显示,经营现状指数由1月的55.6和2月的52.8升至近4个月的最高水平,接近2014年三季度创下的历史峰值。
渣打银行宏观分析师申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反映近期央行出台的多项货币政策放松措施对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已开始显现。未来三个月预期指数也连续3个月出现上升。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仍在负增长区间。财经评论员李文海告诉记者,官方和汇丰PMI仍然十分低迷,暖春恐难如期而至,作为反映经济活动的滞后指标,短期内工业利润难言乐观。
何平亦表示,库存压力和资金周转困难进一步制约了企业效益的提高。
山东省一家水泥企业和陶瓷企业都向记者反映,需求尚且能够保证,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款不好收。
多位研究人士均认为,实体经济获得的金融“活水”滋润还不够。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胡健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