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儿科医学协会:这些病不用吃药打针(2)
4、随机的食物过敏测试
——经常会发生的、骗人的假阳性
我们都听说过食物过敏可能会有多么危险。所以你可能希望在你的孩子开始食用他人生中第一个花生酱三明治之前,就给他做个过敏测试。
如果事情真那么简单,那医生们早就建议大家都那么做了。
事实上,过敏测试有一个臭名昭著的缺点,就是它经常发生“假阳性”——有时候测试会告诉你,你的孩子对这样东西过敏,但事实上他并不过敏。
比如花生过敏测试,差不多8%的孩子会被告知“结果为阳性”。但是美国儿科学会的研究发现,只有1%的孩子会真正产生过敏症状。
如果在食用了某种食物之后,你的孩子长出了疹子,或者嘴巴红肿,大口喘气,感到头晕,你需要带他去医院接受测试。
常见的过敏食物包括坚果、牛奶、小麦、鸡蛋、豆类和鱼类。
即便孩子的兄弟姐妹对花生过敏,他也不一定会受到影响。
湿疹,一种会引发瘙痒、皮肤红肿、红斑和鳞屑斑的皮肤干燥症状,在食用某些食物之后会变得严重。但除非你已经发现某种食物确实与湿疹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否则随便去做过敏测试只会让你感到更加困惑。
记住,只有当家族史和个人病史能够作为过敏证据的时候,过敏测试才会有些用处。
5、尿液培养
——被过度使用的尿检其实也容易“骗人”
判断题:孩子的尿液里永远不会有细菌。
答案:错误!
孩子尿液里的细菌通常不会引起什么麻烦(比如人们所知的“无症状菌尿”),而且这些细菌自己就会慢慢消失。
即便一个孩子曾经得过尿路感染,他也不一定需要接受尿检或者尿液培养,来查看他现在的尿液里还有没有同样的细菌——除非他在小便的时候感到疼痛,或者遭遇意外事故,发烧,肚子或背部感到疼痛,或者小便次数持续增加。
因为尿检和尿液培养同样可能得出错误的“阳性”或者“阴性”的结果。
如果的确需要尿检,而尿检结果证明发生感染,孩子应该接受抗生素治疗以及尿液培养。尿液培养能让我们确信尿液里真的存在细菌,以及确定哪个种类的抗生素能够有效对抗该类细菌。
6、单纯型热惊厥时进行大脑扫描
——脑部CT和核磁共振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没有什么场面比看到孩子发生惊厥抽搐的场面更加吓人了。
然而2%-5%的6个月到5岁的孩子,在发烧的时候会发生惊厥——但这并不意味着发生了严重问题。
热惊厥病人通常有家族史。25%-40%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孩子,都有一位近亲属也曾遭遇过同样的情形。
对脑部进行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查找大脑可能存在的问题,会将孩子暴露在辐射中,从而增加他们罹患癌症的风险。
给小孩子做脑部核磁共振扫描(MRIS),往往需要让他们服用镇静剂,这同样存在风险。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是得了高热惊厥,你仍然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医生会帮助确认孩子的惊厥究竟是不是属于“单纯型热惊厥”。
他还会认真探查引发惊厥的其他原因——会不会是脑炎?这可能需要通过脊椎穿刺来判断。
但是,如果一切检查都显示孩子情况正常,那么贸然去做脑部扫描,带给你的可能只是昂贵的成本和潜在的风险。
7、交替使用退烧药
——过量使用药物的危险
这个建议并没有在美国儿科学会以及ABIM基金会的列表中被提及。但是如果有人询问我的建议,我会首先选择把这一条补充上去。在我的观点里,超量服用药物的风险远大于把体温降下来一点的好处。
许多医生现在仍在建议家长每隔4个小时,交替使用以下2种退烧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泰诺)和布洛芬,为孩子退烧。
研究显示,交替用药与仅仅使用一种退烧药物相比,能将病人的体温降低更多(但只多一点)。
问题是,上述2种退烧药物如果使用过量,都会产生危险。儿科急诊护理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父母会给孩子过量使用药物。
退烧药物的成分也常常出现在“感冒咳嗽药物”中,这就让过量服用药物的风险翻了个倍。
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物的唯一理由就是让他感到舒服一些,而并不是让他“恢复正常体温”。
超过41度的体温,才可能真正导致危险。(但对1个月以下的婴儿来说,只要是发烧都不正常,90天以内的婴儿发烧也要引起重视,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应该立刻联系医生)。
我建议家长给孩子服用退烧药时,选用单一的一种。如果这种退烧药效果不好,那么下一个周期再给他服用另外的一种。把第二种退烧药作为备用药品,但不要像有些医生推荐的那样将2种不断交替使用。
作为医生,同时也是一名家长,我愿意让自己的生活更简单,我打赌你也会有同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天津都市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都市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